如何看待“到了XX阶段你就懂了”?


home键问

如何看待“到了XX阶段你就懂了”?

马晨薇答


我从来不认为“懂一些事情”值得开心。

太多人从小生活在被要求“懂事”的环境中,“听话”“乖”“好孩子”到底是表彰还是枷锁?很少有人会庆幸自己七岁时,因为“懂了”大人的暗示获得糖果,因为短暂的甜味和蝇头小利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太不值得记忆了。更多人,其实会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“懂了”而难过,询问自己,那些“懂了”是否藏匿了太多顺从与屈服?

“懂了”是个多么暧昧和模糊的词啊!它包含太多心知肚明又难以宣之于口的潜规则,包含太多无力反抗后习得的犬儒。

难道你每一次“懂了”都会伴随着心中谜团解开的通透领悟吗?还是被迫?甚至是“懂了”等于“没办法了”?人的不屈和抗争是从“不懂”中迸发和衍生的。

小时候看任何版本的哪吒割肉剔骨,我都在他眼中感受到除愤怒之外的东西——疑惑。他不懂道义为什么会因为权力颠倒,不懂父亲的暴怒,不懂自己坚守的信条为什么被践踏如泥沙,不懂神的迁怒,不懂人的冷漠。他不懂世界为什么如此藏污纳垢幽暗曲折。

正是因为“不懂”,才有了逆反,才有重塑崭新世界的那股“劲”。

不管是对自己,还是对遥远的朋友,我想说,很多事情,我希望永远你都不要去懂。

 

再说“等你生孩子就懂了”“等你结了婚就懂了”“等你当了妈就懂了”这三句话。它们通常在这样的语境下且以组合拳的方式挥向你:当你对婚恋相关的行为表示困惑不理解,对方难以给出清晰和确凿的答案,或者这人压根就没有任何答案和领悟。

回忆一下你的学生时代,当你向上一届考研成功的学姐问“怎么准备英语啊?”学姐会回复你“等你上考场你就懂了”吗?她只会理出复习资料给出复习方法,告诉你如何应对考试。很多过来人,只是糊里糊涂地经历了某事,流程走完了,他们没有得出什么快乐的感受,也没有过问书本、问别人、问内心的时刻,仅仅迟钝而麻木的欺骗自己。

他们明明浅薄却热衷于故弄玄虚,自己不明白其中关窍又自以为是,看到问题时好为人师,携带无知却热衷抢答。

只说:你也做同样的事情就会懂了。

“等你生孩子就懂了”“等你结了婚就懂了”“等你当了妈就懂了”,是三个代价多么大的“懂了”?为什么会有人要为此,劝说别人重复一条明晦难分的道路?

 

我想问,人会不懂具象化的幸福吗?会不懂显而易见的笑容与欢乐吗?会看不懂配偶的爱意?会看不到婴儿的可爱与乖巧吗?会不懂一个家庭的美满与和谐吗?结婚生子令人费解和“不懂”的是什么呢?

一些家庭中无可奈何的妥协?婚姻中无形无影的伤害?按压自我意志的服从家庭?是次次崩溃与难言的委屈?是女性在生育后身体的损伤与职业生涯的葬送?

我不懂为什么要权衡,我不懂为什么要退让,我不懂为什么以上通常被冠以幸福之名的活动背后有大量的创伤,而所有人只道寻常。

 

表面的漂亮朝阳,而隐秘的情绪则背阴,不可言说的事情怎么好让别人懂呢?很多人恐怕连自己都在深夜后悔,与其戳破血淋淋的现实,将问题含混地吞下去,不如转移、同化。这难道不是皇帝穿着新衣的巡礼吗?更有甚者,仿佛成为了一个手握解密答案的胜利者。可又是谁,被生活这只老虎吃掉了,变成了伥鬼,幽灵般重复着生前的考题,刁难着徘徊的行人?这一切,又有谁能说明呢?

很多事情就算不参与、不身处其中,其实也能推演出它的结论。尤其当样本数量足够充足时,完全没必要以身犯险去求得什么结论。

如果“懂了”要伴随着屈服和低头,你完全可以“不懂”,也不用好奇。

责任编辑:讷讷 onewenti@wufazhuce.com

征稿信息见@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。编辑部官方微信:oneapp2020。定期发布问答收集,赠送书籍和周边礼物,欢迎读者添加。

回答者


马晨薇
马晨薇  @飞龙谷第一恶犬
文学鄙视链底端走狗

相关推荐


问答
2004、2014、2024,爱情观发生了哪些变化?
2004、2014、2024,爱情观发生了哪些变化?
问答
对象父母不同意我们交往怎么办?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

 

微信打开

微信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