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十一到双十二,大家是不是都冷静了?


放假放假问

双十一到双十二,大家是不是都冷静了?

煎饼橘子呀答

回想双十一,那个周六早晨是被一阵微信短消息提示音吵醒的,闭着眼睛四处摸索着找到手机 ,然后缩回被窝翻看着消息,是部门的小群里在讨论双十一都买了些什么。这才后知后觉,双十一已经到了。

那段时间忙着应付人力资源部的人员盘点。虽然公司没有明确要裁员的数量,但是人员盘点就是在核查每个人的价值,对于“性价比低”的人员,势必是要有所调整,所以也不敢怠慢。加上身边越来越多人失业,虽然自己暂时安全,但也让我花钱的欲望大打折扣,对双十一和双十二也就没有了往年的关注。


想到了已经失业快半年了的闺蜜的老公,就发了个消息,问问她老公找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,顺便问问她双十一都买了啥,临时抱抱佛脚,抄个作业。没想到她秒回:“还没找到,要求已经一降再降,但是仍旧没有合适的工作。我没买多少东西,就屯了些纸巾,天气冷了买了三双棉拖鞋,其他的就买了些孩子的东西你也用不着,待会我链接发你,某多上面买的,比平时稍微划算了一些,也没有便宜多少,不过也是要用的,也就无所谓了。”

我大概能理解她的焦虑,生完孩子后她就一直在家全职带娃,现在老公失业,两人彻底没了收入的来源,虽然还有存款,但是合适的工作什么时候能找到也不知道,不敢消费太正常不过了。

跟闺蜜聊了一会,回头看部门小群,消息已经过百了。没有想到的是,她们也没买几样,有人甚至什么都没买。翻看原因,多数还是因为双十一当天,其实也没有比平时便宜多少,有些甚至价格比平时还要高。之前的双十一已经吃过亏,各种优惠券、满减,算得头昏脑涨之后,发现还比之前价格高了,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;加上其他的一些包装量、赠品上面耍的小聪明,让她们也懒得等到双十一再来购买了。这些套路已经刺激不了她们的消费欲了。

随后关闭了微信界面,没参与她们的讨论。紧接着打开了某多,买了闺蜜推荐的纸巾和棉拖鞋,再买了之前已经收藏好的洗脸巾,其他的也没买了。今年某多算是一匹黑马了,价格便宜,两三块钱的东西都能包邮,让它杀出了重围。随着反向消费、极简生活等生活方式在年轻人当中越来越受推崇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降低物欲,拒绝消费陷阱,关注刚需,某多的市场占有率应该还会继续升高吧。

瞧着时间差不多九点,距离和朋友约定的去九溪徒步的时间还早,就翻了个身,在被窝里再窝一会儿。下午约的这个朋友,是在徒步的时候认识的,96年的男孩子,虽然收入还不错,但是既不打算结婚,也不打算买房,甚至也懒得恋爱。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,按照自己当前的存款和收入,东拼西凑下,在杭州就算勉强能凑出个首付,房贷勉强还得起,但是也肯定是掏空了父母的所有的积蓄,后面再结婚的费用,然后婚后孩子,房贷等等。不能失业,不敢消费,生活就只剩下眼前的苟且和远方的苟且了。如果以后是这样生活的话,不如就一直一个人也挺好。

其实身边这类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,办公室同事们,一些九七、九八年的年轻人,婚姻对他们的诱惑力,远远小于发财的诱惑力,发财和脱单中间选一样,犹豫一秒都是对财神爷的不尊重。不结婚,不买房,甚至不恋爱,成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现状。

想到自己在多媒体平台刷到的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真香定律。以前瞧不上的父母口中的小城镇的铁饭碗,现在成了自己窗前的白月光,胸口上的朱砂痣。以前不喜欢的一眼望到边的生活,现在意识到了这或许才是幸福的生活方式。

 

不知不觉,没一点水花,双十二就悄悄来了,这一回部门小群都没了讨论。

想起那句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如今这个信息冗杂的环境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挣脱干扰,更多地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,比起满足稍显浮躁的内心欲望,更多的人开始把钱花在购买自由和安全感上。

责任编辑:舟自横 onewenti@wufazhuce.com

征稿信息见@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。编辑部微信:oneapp2020。定期发布活动,赠送签名书和周边,欢迎添加。

回答者


煎饼橘子呀
煎饼橘子呀  
好读书,不求甚解

相关推荐


问答
我们的倾诉欲是如何消失的?
问答
双向错过是种什么样的经历?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

 

微信打开

微信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