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哪些事你并不理解也不想理解?
那些你并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事
家族群里的长辈不管是发什么鸡毛蒜皮的东西,我们晚辈都得及时在群里回复一句。要是哪天没顾得上回复,还会被爹妈小窗教育一顿。
图图(28岁,家族群的隐形人)
过节回家和亲戚见面,不论近的远的,总是要催婚。没结婚的问什么时候结婚,结婚的就问什么时候生小孩,生了孩子的问什么时候生二胎。年复一年,乐此不疲。
莉娜(32岁,死磕到底的Lina)
追星,特指比较离谱的那种程度。各种刷屏,各种控评,各种做虚假的数据,各种格式和套路,这种饭圈文化确认不是传销的一种吗?这种喜欢对明星来说,也是一种荼毒吧。
嗮嗮(30岁,灭霸的转世)
过度沉迷于乙女游戏。我家亲戚的小孩,会给纸片人过生日(买蛋糕,唱歌,吹蜡烛),会庆祝纪念日,会反复听语音,连CV出的专辑都要买。这确实在我认知的范围之外,这是因为纸片人永远不会塌房吗?
苦瓜(32岁,每天吃维C还是晒黑了)
地域歧视爱好者。多么虚无和浅薄的人生,才会需要用投胎优越感来填充和安慰自己。
库吉拉(27岁,烤兔爱好者)
酒文化。比如著名的“鱼头宴”。即根据鱼的某一部位,来罚酒。谁夹到鱼眼睛,便要喝3杯,此谓“高看一眼”。夹到鱼脸,要喝2杯,此谓“赏个脸面”。夹到鱼的背鳍,就要喝3杯,此谓“一帆风顺”。还有许多类似规矩,都是我完全不想理解的糟粕。
Jessie(29岁,酒量其实相当好的社畜)
不管办什么事第一反应都是问熟人、托关系。在人情社会里被敲打多年后,老一代人形成固有思维定势,我大伯连买个电脑都要到电脑城找熟人,而不信网络商城的一分价钱一分货,最后果然被狠狠杀熟。
波热(28岁,曾经一分钟穿过卢浮宫)
前两天在地铁站看到一个小男孩和妈妈边走边吵。妈妈不停数落着他,儿子每回答一句就会被骂“还顶嘴”,一直到儿子低着头一句话不说,任由妈妈继续批评。从小到大似乎很多人都见过或亲历过类似的场景,不过谁真正占理,父母或长辈都可以毫不讲理地用权威压制。我不理解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与自我认知会有任何好处吗?
卡尔(23岁,梦里最活跃)
一个宿舍里六个人能拉四个小群。
焦焦(21岁,察言观色)
去某球场看过一场中超比赛。有部分主队球迷全场比赛都以亢奋的状态谩骂、诅咒对方球员和球迷,作为一个只看过世界杯的伪球迷,我实在难以理解是有多大仇恨才能让一个人变成那种样子,我也不想理解。
三宝乐(26岁,末代女工)
把酬劳和工作时长挂钩。比如修手机,对方会觉得你点两下就搞定的事,怎么好意思收钱;开锁师傅带着工具开锁,对方也会觉得你一分钟就打开了,不应该收几十上百的费用。那么我也好奇,如果花一星期才修好手机,你会心满意足地给我更高报酬吗?
一根筷子(25岁,鱼就是最棒的宠物)
诸多封建糟粕。比如剧组里女性不能坐在苹果箱上,所谓“坐男不坐女”,不然会带来霉运。这种旧社会戏班子的陋习,竟然传承至今,连一些电影院校的学生拍毕设也讲究这玩意,我不能理解。
passage(23岁,不想起床)
爹妈上了年纪后,有病也不乐意去医院看,总是习惯到药店买点药对付一下。催他们找医生好好诊断一下,就会答“我吃几天药就好了不用去医院,我的身体我心里有数。”每次都闹得很不愉快。
斯蒂尔四(27岁,人生从业者)
高温天扎堆去旅游景点。最近北京气温已经到了四十度,各大景点还是人挤人。确实现在假期少,游玩时间宝贵。但这种高温下的游览体验我觉得不会多好。
Vincent(30岁,编辑)
责任编辑:李嘉龙 onewenti@wufazhuce.com
征稿信息见@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。更多编辑部的有趣日常请关注小红书:ONE一个编辑部。
回答者
ONE友
复杂世界里,最可爱的人们
|
相关推荐
问答 |
你希望你的恋爱对象身上有哪些“美好特质”?
|
问答 |
如何克服「休息羞耻」?
|
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|